美国Trifo智能AI扫地机器人怎么样使
扫地机器人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家庭的标配,成为年轻人正在变懒(幸福)的强有力证据之一,那么又有多少人敢说对目前市面上的扫地机足够了解呢?而今天我就体验到了一款“新技术”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TrifoMax。
‘’技术解析:家用扫地机器人的两种主流技术解决方案
美国Trifo智能AI扫地机器人扫拖三合一体吸尘器家用自动宠物吸毛淘宝旗舰店¥¥优惠劵¥购买之所以说TrifoMax是一款“新技术”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是因为在现有技术下,家用扫地机器人技术解决方案主流的只有两种,一种是激光SLAM,另一种则是视觉SLAM。而市面上的99%的扫地机都是激光SLAM,其实只要你看到扫地机机身顶部有一块小凸起,95%的可能就是激光SLAM扫地机。而TrifoMax则是一款基于视觉SLAM技术的扫地机器人。
在原理上,激光SLAM依靠发射激光光束,然后再弹回来,以此测绘出机器人和目标地点的距离形成二维图像;视觉SLAM则是以摄像头为主传感器,可以看到真实环境,能够对环境进行事实判断。
单论技术,两种方案各有千秋,各自都有优点但也都有缺点。例如激光SLAM无法探测透明的物体,遇到落地镜子时会产生一些虚拟空间,很难在大面积户型精准定位;视觉SLAM则需要较高的算力,同时在光线极暗环境下能力有所下降。
但是视觉SLAM扫地机器正因为有颗全局快门彩色摄像头,所以可以衍生出更多的能力和使用场景,没有了激光SLAM凸起模块,可以钻进更低的空间进行清扫;可以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安防摄像头,实现全屋监控等。
课外小课堂:SLAM是“SimultaneousLocalizationandMapp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同步定位与建图”,具体指的是机器人一边计算自己的位置一边规划地图的过程,落地在扫地机器人身上就是解决在哪里、周围是什么的问题,包含定位和建图这两方面,并基于此规划路径躲避障碍。
开箱晒物:没有了激光SLAM的“瞭望塔”
作为一个不墨守成规,敢于采用新技术的创新公司,在我印象中Trifo应该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品牌,而这点我在TrifoMax的包装上就已经发现。
不同于普通扫地机的外包装,TrifoMax的包装盒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正面是一幅温馨和谐三口之家的漫画图,左上角有“trifo”品牌字样,而右下角则有产品型号和名称。
包装背面则是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的四大亮点,分别是基于摄像头的看护场景、扫地机的清洁性能、WiFi联网OTA升级和强大的算法。
在配件方面,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中规中矩,一个充电桩套件、一份说明书和一张保修卡。充电桩的体积比较小巧,三围尺寸为13.8*13.9*7cm。充电底座为熊猫色,金属触点在白色模块,而黑色(准确地说是黑色透明)则是用于扫地机定位引导组件。
充电底座背面同样设有电线收纳盒,为了更加稳固,充电底座采用了大面积的硅胶垫。同时机身内置有mAh的电池,单次清扫能完成㎡的清扫面积,单次续航时间长达分钟;当电量低于15%时,扫地机可以自动回充。
电源适配器为白色设计,体积也还算小巧,但正常使用也是会占用整个墙壁插线板。输出标准是20V/2A,电源线长度为1.5m,接头是标准的DC接口。
说明书做了特殊设计,圆盘造型,与扫地机造型相呼应,内容是更容易理解的插画形式,可见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PM的童心未泯。
回到TrifoMax扫地机器人本身,依旧是经典的扁平圆润造型设计,白色配色简约大方。机身整体直径为mm,厚度为84mm,重为3.5Kg左右。单论体格绝对是整个扫地机市场中的小体格选手。
作为一款视觉SLAM扫地机器人,与激光SLAM扫地机的最大差异在于顶部的LDS激光测距传感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瞭望塔”)一去不复返,变为了视觉模块(有一颗全局彩色快门摄像头),整个视觉模块采用了下沉式的设计,摄像头呈45°放置。
但为了更好的保护摄像头,以及清洁机身更为方便,视觉模块上方覆盖有一块透明窗(外围有一圈绿色的装饰线条),不可拆开,透明窗材质未知,目测有点像玻璃。
没有了“瞭望塔”之后,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的机身厚度大大降低,这就给进入家具底部清洁工作提供了基础条件。
除此以外,在外观上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与正常的扫地机相差不大,只是在细节上有诸多的不同。例如机身表面采用了IMD处理工艺,即使是塑料的机身也能呈现出陶瓷般的质感,整体给人一种高级的感受,同时白色的机身更能融入家居环境。
视觉模块前方就是机身唯一的两颗物理按键(Home键和Power键),通过长按、短按等操作来实现扫地机的相关功能,按键数较少便于用户操作和记忆。与按键对应位置则是“Trifo”Logo。
机身顶部的面盖可以直接打开,打开后可以看到内部的WiFi指示灯和重置按键,旁边还有一颗USB充电口。
往后就是尘盒,这里直接赞扬的是,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不管是从机身去除尘盒还是打开尘盒,都设有对应按键,不同于市面上的部分产品,打开尘盒纯靠用双手用蛮力。
尘盒为完全的透明设计,有多少灰尘一目了然,总容量约为ml。同时尘盒的所有连接处都有密封圈防止灰尘泄露。为防止二次污染,尘盒上还设计有配备Hepa过滤网,不管是照顾家人健康还是防止扫地机堵塞,我们需要定时按照说明清洁过滤系统。Hepa过滤网为可拆设计,更易于我们清洁和降低更换成本。
机身正前方是碰撞栏,细细观察其实能够发现碰撞栏底部有白色的防护条,在碰撞的时候碰撞栏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护条上则是全方位镜片,大部分传感器内置其中。
机身底部是动力系统和清洁模块。先来说说动力系统,经典的三轮设计,正前方无动力的万向轮和位于机身中部两侧的两个高弹软胶包裹的驱动轮。
驱动轮直径达到了65mm,所以越障能力有了保障,应付20mm的障碍物不在话下。
清洁模块主要依赖于机身底部的边刷和机身底部正中央的滚刷,当然还有吸力,实现了吸+扫一体化。
虽然是单边刷设计,但是边刷采用了长短不一的两种规格刷毛,能够有效的将灰尘聚拢到机身底部中央位置,然后将垃圾交给滚刷,同时还能够将扫地机滚刷触及不到的墙边灰尘及时的清扫过来。
滚刷用刷毛与胶质刮条相结合的设计,并且能够实现上下浮动,在遇到地面凸起或凹陷时能够更好贴合地势进行清扫,深层洁净。在覆盖范围上,滚刷长达21cm。
滚刷区域也是吸尘,TrifoMax最高拥有Pa的强劲吸力,这主要得益于搭载的是本进Nidec机,转速达rpm以及经过优化设计的道。
使用体验:APP操控
虽说“智能”的本质是最大程度解放双手,但是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依旧提供了专属APP进行远程操控。在APP主界面我们能直观的了解到扫地机器人的基本状况,例如当前所处的位置、家庭地图、清扫的面积、清扫时间和当前剩余的电量,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操控,例如最底部的清扫、回充等功能。
在剩余电量上面则是风力调节,风力调节为进度条模式,这就意味着可以无级调节,我们可以根据地面当前状况来自行选择扫地机清扫的风力。如果灰尘较大或者颗粒物较大,建议调节至分离最大,清扫效率最大,当然耗电也是最严重的。
再往上则是自由操控按钮,点击之后我们就可以对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进行远程自由手动操控,左侧就是操控杆按钮,通过按钮我们可以对扫地机进行“指哪打哪”操控,实际操控下来十分的流畅。当然我们也可以进行定点清扫,在地图上选择需要清扫的位置即可让扫地机进行定点清扫。
在每次清扫之后,APP均会提供清洁后的清洁地图任务报告,为用户显示整个清扫区域的面积和清扫时间,可以储存多个清洁任务。
看家模式:移动安防智能摄像头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搭载了一颗全局彩色快门摄像头,可以衍生出诸多使用场景。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可移动的安防摄像头,可实现实时监控,不同于传统家用智能摄像头,TrifoMax可四处走动的属性,让这颗摄像头可以无死角的实现监控;配备双向语对讲功能、搭配APP,活脱脱取代了家庭智能摄像头。
对于家里有小孩或者有养宠物的环境,TrifoMax扫地机器人看家是最好不过的,当宠物有不当行为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扫地机器人去及时制止,例如恰好遇到二哈拆家,那么不仅可以通过语音制止它还能操控扫地机器人去阻止二哈。
为进一步增加安防属性,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具有动态检测功能,当有陌生人进入家中的时候,TrifoHomeAPP会推送警示。
清扫体验:一趟光
为测试实际的清洁能力,特地人为模拟了一些日常垃圾,首先是粉尘垃圾(面粉代替)、碎纸屑、大颗粒物(瓜子)以及饱满的绿豆。
实测之后,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几乎每次都可以一趟光,对家中常见垃圾可以极大程度的实现自动清扫。
总结:新技术新体验
通过这段时间的切身体验,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作为一款拥有硅谷专利技术的扫地机器人,清洁能力有目共睹,同时活动到手价元左右的价格,定位主流,没有漫天要价,让更多的用户有了新选择。
作为一款新技术下的智能家居产品,TrifoMaxAI视觉语音扫地机器人没有打概念牌,安防监控方面给智能家居提供了新的方向,确实可自由移动的安防监控要远远方便得多;对于整个扫地机器人行业来说,太久没有创新、没有新血液注入了,相信Trifo的加入会让整个市场重新激发活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