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or智障IT男手把手教你选扫地机器人
眼瞅着这年的3.8妇女节又要到了,家里的老妈最近旁敲侧击地索要礼物,还特别限定了产品种类,想要个扫地擦地的机器人减轻自己家务的工作强度。每天下班唠家常,例如邻居张大妈家里买了个擦地的机器,装上湿抹布放地上就能自己擦,一天擦一遍,张大妈腰都不用弯,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都要痊愈了。
试想一下,母亲为家操劳了半辈子都没有怨言,现在想买点高科技产品了,想享受生活了,做孩子的能不资瓷一下么?
看看电商平台上面的销量情况,让群众告诉我谁才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主流的几款扫地机器人价格适中,两千元上下。除了传统制造商如科沃斯、海尔、美的、TCL外,像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出的产品卖的也不错,各家均标榜用料好,技术强。其中科沃斯的销量最高,超过了小米、这些互联网品牌,海尔、TCL更是被甩到了谷底。难道真的是因为科沃斯的技术太强?算法太厉害?深受网友喜爱?
作为一个硬核IT老直男,别的不敢说,分析技术能给你说出一朵牡丹花来。
现在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算法有哪些?其实不多,细分为四小类,两大类。
第一类:随机碰撞,这种技术实现起来简单,通过碰撞传感器检测障碍物,随机游走,通俗理解就是,这里不让扫我可以换个地方扫,多扫两天自然会把全屋扫干净。但同时,这种技术的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高能耗伴随着低效率,一天扫不完一间屋子。
第二类:惯性导航(ESLAM),这种技术就稍显高级一些了,机器中增加了IMU和里程记录,正常清扫的时候采用弓字形游走,虽然每次还是靠碰撞传感器告诉自己“此路不通”,但由于走得有章法,还是能够减少“走老路”的情况发生。不过这种技术虽然是升级版,但也无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弊端,就是每次的碰撞打滑,都会产生距离误差,多次叠加,还是会有漏扫情况。
通俗一点理解就是说,刚开始还很正常,撞了几次就蒙了,该走哪、走了多少步都说不清楚了,效果自然差一点。
第三类:VSLAM,也就是添加了摄像头的辅助,前面提到说ESLAM的每次碰撞都会产生一点误差对吧,那好,添加一个“眼睛”,看着前方的路,你有误差我能看到,计算进去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误差大大降低,清扫效率提高了不少。
不过好景不长,机智的劳动人民立马发现了这种技术存在的短板,你确实有眼睛,但是天黑看不见路一样是睁眼瞎对吧?这就导致VSLAM对环境光的过分依赖,黑灯瞎火的时候清扫效果令人不敢恭维。
第四类:也是现阶段较为高端的一种技术:Lidar-SLAM算法,它通过激光雷达(主动光)对环境进行测绘,还原出高精度地图。然后经过路线规划后进行单次清扫,避免漏扫和重复扫。
这种技术就好比是科幻电影《明日边缘》里面阿汤哥和妹子在战场上的摸索一下,全地形我都了解,路线如何走都能记住,甚至能精确到左边几步右边几米,阿汤哥能在战场中脱颖而出,这种技术就能让机器人完成高效清扫,大同小异。
分析完技术优缺点,再看看几款流行的扫地机器人都采用了什么技术呢?
科沃斯↑
电商上的扫地机器人大户要数科沃斯了,它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