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爸花两万多,历时三周,测评了扫地机器
—第篇原创—
我不止一次给大家安利过这几个家用电器:洗碗机,烘干机,扫地机器人,它们绝对是每个家庭的救星,简直就是来拯救我们中年夫妻如水火的婚姻的好嘛。我们家自从入了以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连吵架都找不到理由。神奇的是,这几样物品都是土豆爸强烈(哭着喊着)要买的,对于家用电器,他向来比我上心得多。今天他想来说道说道扫地机器人。记得扫地机器人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土豆爸就花了几大千买了一台irobot的扫地机器人。其实我当时有点心疼钱又有点不以为然:“家里那么多房间,地上还都是土豆的玩具,一台机器怎么可能比人扫的干净?!”结果用完一次之后就“真香”了,越用越离不开它,实在太省事了,扫的比人还干净,孩子随便在地上滚也不用担心,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我圈里的照片,土豆永远都在地上翻滚,番茄也丢地上的原因。而且最最最主要的是解放双手!要知道多半小时休息时间,对于一个老母亲有!多!重!要!实话说irobot这个扫地机真的挺耐用的,虽然经常被土豆又是从楼梯上踹下去,又是坐在上面当马骑……霍霍得不要不要的(严肃教育过无用后就放弃了)。但因为质量能打,我们用了4年多了,可能是时间比较久了(也可能因为土豆的折腾),今年常常用着用着就发现一些问题:像是有时候刷子会有头发缠上,需要手动清理;有时候清洁不干净;有时候越障能力差;有一次我还发现它自己“跳楼”——扫着扫着滚到了楼下。所以在今年,准备入手一台新的。翻了翻某宝,发现扫地机市场风起云涌,出现了好多品牌。但货比三家,基本上都是自卖自夸,很难比较出个所以然。土豆爸坐不住了,一拍大腿“不如咱搞个测评吧,既能自己找到合适的,也能避免大家踩坑”。因为价格差异太大了,研究了几天后,土豆爸先后入手了市面上,不同价位、不同品牌,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包括:云鲸(全网爆款)、石头(国货之光小米的代工)、科沃斯(扫地机先行品牌)、iRobot(美国扫地机先行品牌)、xinbot(国内新兴品牌)。土豆爸负责查资料,我负责整理体验,土豆舅舅负责拍照,分工明确。花了差不多两天时间,利用家里各种复杂的环境进行了模拟清扫,拍了大几百张照片和视频后,才做出了这份关于扫地机器人的一系列测评。先把此次测评的最终结果放上来,因为测评的内容蛮多的,后面的篇幅较长,不想看细节的妈妈可以直接拖到文末看推荐哈!以下是纯干货哦,我主要从功能参数、清洁能力、智能程度这几大方面,对这6款扫地机进行的测评。功能参数1大小(高、宽、重)打扫卫生真正让人糟心的是沙发底、床底、柜子底,需要弯腰、蹲下等一系列劳累的动作,狭小的地方甚至扫把柄还不好放,清扫难度巨大。这些常年清扫不到的死角,还是尘螨的聚集地,家里有鼻炎、易过敏人群的更加要注意清洁。但是你知道吗?会出现有些扫地机器人太高钻不进柜子底部的尴尬场面......市面上大部分产扫地机的高度在8~12cm之间。如果家里有较多小的缝隙(机器人无法进入的区域),清扫效果打折扣。所以机器人的大小很重要!(1)高度机身高度影响着扫地机器人是否能进入床底、电视柜底部等比较矮的区域。测量结果由小到大如下:xinbot(7cm)<irobot(9.2cm)<irobot(9.3cm)=科沃斯t5(9.3cm)<石头t6(9.6cm)<云鲸(10.1cm)(2)宽度机身的宽度,影响着机器人是否能进入比较窄的区域,也能判断是否占地方。测量结果(单位cm)由小到大如下:xinbot(30)<云鲸(33)<石头t6(34)=科沃斯t5=iRobotroomba再从整体占地面积上来说,云鲸因为有一个自动清洗拖布的基座,所以占地面积略大些,其他几款差的不多。(3)重量机身的自重,影响着续航能力和运行速度。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每台机器的机芯、功能、配件是不同的。测量结果(单位kg)由小到大如下:xinbot(2.25)<iRobotroomba(3.5)<石头t6(3.55)<科沃斯t5(3.6)<云鲸(3.9)其中,云鲸机器+基站总重是13kg左右。从这一大类来说,高度7cm直径30cm体重22.5kg的xinbot,是几款扫地机中最小巧轻薄的,而且使用起来比其他更灵活。这意味着它可以自由出入更多家具底部,打扫到更多盲区。而云鲸这款因为带有基站,所以需要的空间更大些。2吸尘方式及配件(1)吸尘方式科沃斯、iRobotroomba都采用的滚刷吸尘,这里我要提醒长发同学慎入!记得我长头发的时候,用扫地机器人最烦的就是这种滚刷了!没一会就提醒我要清理头发,不仅要拿下来单独清洗,有时候轴刷两头的头发缠得很紧,要一点点的剪碎才能取下来,麻烦的要死。xinbot、云鲸这两款采取的是吸口式,所以机器不会缠头发,清理地面也很干净。(2)毛刷边刷也是作为扫地机器人不可缺少的部件了,它的作用是将纸屑、灰尘等垃圾,扫至吸尘口下,依靠大吸力吸进集尘盒。边刷的长度和数量都很重要,双边刷扫地的范围是边刷的2倍,所以效果会更高。iRobotroomba系列、石头T6都是一条边刷;科沃斯T5、xinbot、云鲸都是两条边刷,清洁能力更强些。长度(单位cm)从大到小如下:xinbot(7.1)>云鲸(6.9)>石头t6(6.6cm)>iRobotroomba>科沃斯t5(6.2)就边刷长度来说,这几个牌子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刷头较长,清扫时也能更大范围地捕获垃圾,清洁范围就越广啦,这一点只有xinbot达到了7cm,云鲸是6.9cm也不差。(3)尘盒尘盒容量大小决定了一次性清扫的储脏能力,也决定了使用后的麻烦程度。毕竟买扫地机就是为了省事的呀~从大到小(单位ml)分别是:xinbotS6()石头()iRobotroomba系列()云鲸()=科沃斯()大容量尘盒的优势是能减少手动倾倒尘盒的次数。这几款的尘盒容量差不太多,一般情况都能满足单次清扫的需求。按照日常家庭用量,大约每周清理一次就OK。(4)噪音一般来说,30dB以下适宜睡觉,60dB相当于普通室内谈话。而70dB以上就相当于吵闹了。所以在选择扫地机器人的时候,尽量应选择70dB以下的。有娃在家,基本上没有一刻是完全安静的,更何况家里有两个离不开老母亲的娃,所以这个测试只能让土豆舅舅抱着一堆机器人四处找安静的地方测试(看着不同的地板就知道他跑了几个地方)近距离测试结果表明:噪音最小的是xinbot,只有61dB,iRobotRoomba的2款噪音都蛮大的,70多dB都相当于人在大声讲话的音量了,打开后是肯定会影响午休或者做其他事情了。噪音当然是越小越好,但一种说法是吸尘能力越强,噪音也会越大,我本来也是这么想,但测试后发现并不是绝对的,详上面的清洁力测评。噪音从大到小:xinbot<云鲸=石头=科沃斯<iRobotroomba3续航续航时间就是持续工作的时间啦,续航的话当然越长越好,毕竟没人会喜欢扫到一半的时候就没电了。iRobotroomba充电3小时,续航90分钟,清扫面积平米。iRobotroomba充电3小时,续航分钟,清扫面积平米。石头T6充电3小时,续航分钟,清扫面积平米。xinbotS6充电3小时+,续航分钟,清扫面积平米。科沃斯T5充电3小时,续航分钟,清扫面积平米。云鲸充电3.5小时,续航分钟,清扫面积平米。*以上数据取最大值,不同使用环境结果略有不同。可以说对于面积在平左右的家庭来说,这几款的续航都算达标了。充电时间科沃斯T5、云鲸、xinbot算较久的,不过扫地机也就是一天用一次,这个影响不大。续航综合从大到小:石头>云鲸>xinbot>科沃斯>roomba>roomba除此之外,我看了一下它们的控制系统、接线板、电源电池、开关等,各款都差不多。而且都可以自动回充,电源线也比较方便收纳,控制按钮也都是几个按键,都算比较简单的,老人小孩也能操作。清洁能力清扫能力对扫地机器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指标,毕竟咱们买它的初衷就是为了打扫房间呀!1扫地清洁力我在评测过程中,找了一块空地,模拟了几种日常比较常见的垃圾:奶粉(粉尘类)、豆子(颗粒物)、纸屑。清扫结果表明,xinbot、云鲸、科沃斯表现都很好。一圈下来奶粉、纸屑清理的很干净,只有几粒黄豆没有扫到。但科沃斯会弹飞垃圾,不过后面也都清理掉了,就怕实际运用过程中把垃圾弹飞到其他不易清理的平面上,这点要扣一分。▼xinbot、云鲸、科沃斯T5清扫前后对比:▼而irobot和石头T6这两款清扫前后,irobot只在边角处残存了一点豆子和奶粉,对于4年前买的机器来说,做的已经很不错了;而石头的扫的时候会打飞附近的垃圾,最后残留也比较多。清洁力结果从高到低:云鲸=xinbot>科沃斯>irobotroomba>石头2拖地清洁力地板上难免会有污渍什么的啦,它们顽固难清理,最容易滋生细菌。实际测评我用了酱油渍模拟了液体污渍,iRobotroomba系列没有拖地功能,我们来看看其他几位选手的湿拖清洁力如何??xinbot、云鲸、石头的清洁力表现都很好,都是一遍过,而且拖地排水很均匀,水渍不多,地板基本2分钟就干了;科沃斯T5拖过一遍后,仍有酱油渍,第二遍才能拖干净。石头的尘盒和水箱可以同时放在机器上,可以实现边拖边扫,但水箱只有ml比较小,平米中途要加水。xinbot的扫跟拖是分开的,集尘盒跟水箱只能放一个,扫完要拖地的话,需要安装抹布跟水箱,有一丢丢麻烦,抹布只有一块。这个可能也跟体重有关系,做轻了,就要舍弃拖地的部分,不过湿拖能力还不错,路过的地方干干净净,也没有什么水渍。云鲸拖完还能自动清洁拖布,这点比较加分。湿拖能力从大到小:云鲸>xinbot>石头>科沃斯智能程度1越障、脱困这一部分主要测试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是否对得起机器人这个名字。看看它能不能翻山越岭,躲开重重障碍,成功的完成清洁的任务。所以我们设置了3个点:(1)楼梯测试结果全员通过,没有一位选手会主动“自杀”,跌落悬崖,智能化满分。(2)细小阶梯、地毯因为我们家没有地毯(土豆爸十分不喜欢地毯,说藏灰太严重),所以就找了一个1.6cm的小台阶模拟。这个测试所有选手表现都很棒,全部顺利通过,瞅瞅这一溜烟毫不犹豫的通过还是满治愈的。(3)不平障碍物这个是测试扫地机的灵活度,像咱们家里自然是少不了电线之类的东西啦,为了更直观,我用了一根粗的电脑线进行模拟测试。这一关是一个比较大的分水岭啦!科沃斯(左下)表现最差,拖着线一直走,而且有些暴力,遇到障碍物时总想和它们碰一碰;云鲸(左上)左边可以越过,另一测拖着线一直走,绕了一会才脱困;石头这款会拖着线走一小段,然后脱困,表现一般般;xinbot、roomba、roomba,脱困能力又好又快。脱困力差的话,使用前需要提前清理好地面不大不小的杂物(小玩具、电线、绳索等)。否则有卡住主刷或风道的风险。越障、脱困能力从大到小:roomba=roomba=xinbot>云鲸>石头>科沃斯2其他功能1、APP操控。除了irobot的2款(因为都是的款),其他几款都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者下载app远程控制,设置清扫时间和扫地路径什么的,比较智能,很省心。2、irobotroomba自带一个虚拟墙,作用是虚拟出一个墙壁的信号反馈给机器,告诉它前方有墙不能前进清洁。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护扫地机的安全。这个功能我觉得不是必须的,如果家里没有楼梯一些复杂的环境,可能用不上这个功能。3、云鲸这款有基站,可以完全脱离手机一键拖地扫地,可以自动洗拖布,对于懒人来说非常省事!4、石头T6有扫拖一体,但说句不好听的,石头扫地扫的不干净,拖也不干净,那这个功能有啥用。3算法·路径扫地机扫不扫的干净,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机器人的算法。算法决定了:1.是否可以高效完成清洁任务2.是否可以规避障碍物,比如一些角落,台阶,窗帘之类的3.是否可以根据工作环境来调整工作状态说白了,就是机器人是不是够聪明,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作做得最好。最早期的扫地机器人是没有导航的,随机选择一个角度盲扫,碰到墙壁或物体边缘便转向,导致清扫线路杂乱无章、效率低下。后来出现了能够自主导航的扫地机器人使用的是北极星导航系统,充电站向屋顶发射标记,机器人通过摄像头检测标记来实现定位。然而,在这种定位方式下,机器人不能穿越房间,也不能到桌子等遮挡物下。近年来又出现了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定位精度高,即使是无光环境也能精准定位,可以为室内区域建图或建模,以此来规划清扫路线,既节能又可以提高效率。但激光导航的激光雷达要频繁转动、容易坏,二是无法探测到落地窗、落地镜、花瓶等高反射率物体。视觉导航则是处理图像需要大量计算,若配备昂贵的CPU处理器则会大大增加成本。还有陀螺仪导航,它主要是判断出机器人的行走方向,配合室内导航定位系统,行走电机的运行状况,可以准确定位出坐标,不仅能够灵敏感应方向、速度及坡度的变化,灵活调整行进方向和路线,提高扫地机的覆盖率。缺点是但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会有一丢丢累积误差。定位准确性:激光视觉陀螺仪
稳定性:陀螺仪视觉激光
本次测评的机器,除了xinbot是陀螺仪导航,基本都是激光导航,两者都是现在市面上不少中高端扫地机器人都配备的,因为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很难说哪种不好哪种好,这一点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哦。测评总结×不推荐
石头清洁这项基本能力堪忧,其他的什么边拖边扫什么的功能再花哨也没用,直接排除。
科沃斯T5清洁能力还不错,但是容易弹飞垃圾和越障能力差是比较减分的,而且拖地一遍拖不干净,也不太推荐!
irobot的2款清洁力有点堪忧,尤其是边边角角处。但因为是比较早的款式,能做到这个水平已经算不错了。不过现在AI发展的很快,不能链接APP又没有遥控器,操作起来只能全靠追着机器,不太方便。
√推荐
表现比较优越的2个是:
(1)xinbotS6
适合人群/家庭:操控简单、扫拖一体,更注重性价比,预算在千元以内的家庭。没有明显的硬伤,算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款。各个场景的情节能力都比较优秀,清洁力、噪音、续航脱困等都很不错,而且拖地也蛮干净的,作为扫地机的附加功能来说,已达到了我的期望值。而且价格优势很大,旗舰店官方价格元。缺点是功能比较少比较单一,就是简单的扫地、拖地(其实选扫地机也就是要个清洁的功能);配件的抹布只有一块,用完换洗不方便,不过要做的事情也就只剩下倒尘盒和手洗拖地布,不算麻烦。(2)云鲸适合人群/家庭:预算在0以内、家庭面积大、喜欢多功能和智能程度高。云鲸确实是优秀到让我惊喜,清洁能力、智能程度、续航时间综合都很优秀,而且除了可以扫地、拖地以外,检测到抹布脏了之后,它还可以自动回基站,并且自动清洗烘干拖布。缺点也有啦,一是体积大,除了机器本身比其他款大一丢丢外,自己自带的基座体积大,比较占空间。再就是贵!一台的价格划下来快。对普通家庭来说,有点贵。好啦,这就是所有测评的结果啦,虽然看起来就只有几千个字,但工作量却是大得惊人。资料整理完,文章写完好几天了,我却犹豫了好久要不要发,因为对于这类别的文章,咱们读者向来不太爱看。看着两位直男满脸脸期待的神情,每一次扫过来的眼神都写满了“你咋还不发呢?”,我知道自己在劫难逃。这算是我们第一次正儿八经做测评,真的还挺辛苦的,不仅新买机器,研究产品参数,洞察用户需求,手机里的视频看到眼瞎,舅舅还因此把手机都摔烂了。不发的话,我下次再也没脸找他们帮我研究产品了。希望大家能觉得有用,认为土豆爸和土豆舅舅做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呀!教育感悟20年后,我还在写作业二胎3年后,我错得离谱吐槽幽默娃的脑回路
来自外婆的吐槽
二胎后的胸育儿科普无痛分娩
诺如病毒
分离焦虑
我家保险配置德国生活装空调被告
德国只喝凉水?
丢人丢到国外夫妻相处拉黑老公之后……
吵架后24小时
婚后备忘录热门文章7岁戒尿不湿
性教育也是早教
中年人的爱情我是李点点,绘本漫画家,用漫画记录二胎生活中鸡飞狗跳的日常,画风幽默风趣。老大7岁在上小学一年级,老二3岁在上托儿所,已出版绘本《萌宝土豆在德国》《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了解我们日常可添加个人0;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