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怒斥ldquo躺平rdqu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5546.html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天

01

最近,一篇名为《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火了。

作者描述了自己在两年没有稳定工作的情况下,通过极低的生活消费以及偶尔打打零工,“自由”的生活。

一时间,“躺平学”风行一时,与“内卷”不相上下,不少人也纷纷为此发声。

前几天,清华大学某副教授,就因为对这两个词的一番长篇大论,被2万人骂上了热搜。

在教授看来,“内卷”是有益社会的。

因为内卷,恰恰说明社会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否则阶级固化,怎么努力都白费力气。

最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恶果。

教授还指出,鼓励竞争会带来诸如促进流动、减缓分层等收益,教育的竞争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福祉,而“内卷”是社会从中获得收益的同时不得不支付的成本。

所以他总结:“不要因为不喜欢内卷,就任由自己躺平。躺平是不负责的态度。”

可惜教授的苦口婆心网友并不买账,反而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

有人说教授偷换概念,合理竞争≠无序内卷。

有人讽刺教授是既得利益者的“何不食肉糜”。

还有人直接建议清华开启教授末尾淘汰制,每年开除排名末尾的五名副教授。

据说这位教授幼时家境并不好,中学时也是一名小镇做题家,后来考上知名大学又努力获得好成绩,才早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任务。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有了基于成绩的选拔机制,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教授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教授看似有理有据的一番言论,会戳中这么多年轻上班族的痛点?

我想,这大概与其所处的阶层有关。

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而这些所谓的精英,更像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社会责任”、“国家发展”等宏大的词汇,去绑架普通人。

这种绑架,让民众觉得不舒服。

02

其实,年轻人并不是不愿意奋斗。

躺平,只是大多数年轻人在努力之后又被现实击垮的无奈之举。

比如,评论中有位网友就表示,五年前自己在上海内环边租房住,当时想着,努力几年,尽力买下这套房。

可没想到的是,五年过去,房价涨了万,自己认真工作创业赚的还没有房子涨得多。

有时候,失望就在那一瞬间。

许多人每天,辛苦一辈子都难以在大城市安身立命,而转眼就看到明星不是日薪万就是每日餐费元都嫌少的扎心现实。

再不躺躺,怕是心态还没崩,身体就已经先崩了。

选择躺平,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种自救。

毕竟努力不是目的,努力之后过上更好的生活才是。

而一旦在拼命努力的过程中,代表健康的1没有了,那么后面不论跟着的多少个0,也都失去了意义。

年轻人不想在不合理的竞争中被榨干剩余价值,一边躺平,一边借此对抗内卷。

他们想要更多的公平公正,更少的焦虑,这并没有错。

教授的言论或许有一定道理,但若没有把当下年轻人的处境考虑在进去,其价值就有待商榷。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说过:“中国民众不坏,坏就坏在一些精英。”

想想似乎有些道理。

这几天,“三胎政策出台”的消息炸上了热搜。

国家为了缓解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放开三胎政策,这本无可厚非。

即便有人不赞成,也不过是把这件事当段子调侃一番。

但前两天,一位名为施永青的专家发言,才彻底惹怒了网友。

这位专家表示:“待一个人完成最基本的生育责任,譬如生育两个孩子后,才可以有权使用避孕产品,以确保祖先的构想...”

网友义愤填膺:

“真当我们是工具人吗?”

“人又不是机器。”

“建议施先生大力赞助男性自体生殖技术,别再盯着女人的子宫不放了谢谢。”

国家开放三胎政策,紧接着就表示会跟上相关配套措施,但这位专家却直接放言要限制老百姓的避孕用品,这是非常不尊重人的。

个别精英的“坏”,就坏在把民众当工具,在脱离普通民众的基础上,一心想着拉动经济。

03

关于专家,作家雾满拦江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特别形象:

我们是人啊,可是在专家眼里,我们大家就好比安装了机械轴承的泥偶,专家把轴承向里一推,只许大宝出来,二宝三宝憋在里边。然后专家再把轴承向外一拉,把二宝三宝放出来……

批评年轻人躺平的教授,和这位专家多少有些类似。

他所处的高度,是在一个比普通人高出好几十级台阶的地方。

普通人买不起学区房,孩子只能上个普通的学校,想要进补习班可能都要到处托关系,因为学习太差的,好的补习班不收。

而他的孩子,一出生上的就是清华附小,就算天资平平,学习落后,父母也能凭借一己之力把孩子托起。

就像那位吐槽学渣女儿的北大教授,为了让女儿的学习跟上大部队,每天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放学,在有说有笑的亲子互动里,耐心地给孩子讲数学。

普通家长,有多少能做到这样?就算真的有心,也不一定有知识、有方法。

换句话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即便不好好学习,最后混退学了,至少也是个高晓松。

所处的阶层不一样,话语的参考价值就要打折扣。

想起武林外传的一句经典台词:“站在天堂看地狱,人生就像情景剧。站在地狱看天堂,为谁辛苦为谁忙。”

一语中的。

真正的精英,应该是能让社会上大部分人对其心服口服、甘心让其受教受罚的人。

而不是“学历高”、“出身好”、只会说漂亮话,抛开普通人生存状况,完全不懂底层百姓艰难处境的人。

04

个人认为,躺平是一个多义词,褒贬取决于自己。

如果认为躺平就是消极放弃和妥协,那它就是贬义词。

如果认为躺平不过是降低欲望,换种方式生活,那么就是褒义词。

被工作和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年轻人,选择躺平,不过是想获得片刻的喘息,享受可以不被逼迫着拼命努力的时刻。

毕竟适当躺平,才有力气重新开始。

在我看来,躺平,并不代表放弃努力,只是降低了对各种生活条件的欲望,想要过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

这是剥离社会附加在自己身上的欲望,以自己为坐标,建立新的人生认知体系的体现。

很多躺平青年对自己的生活品质甚至还有一定要求,并且愿意花时间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家居清洁线上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智能清洁类小家电已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洗地机、扫地机器人和吸尘器需求增长明显。

类似科沃斯的N9+、云米的集尘扫拖机器人这样的智能小家电,价格不低,且外人不太可能看到,但当代躺平青年还是毫不犹豫地把它们买回了家。

说明头脑清醒的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也接受自己的普通,但绝不自暴自弃,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斯多葛哲学派有一个概念,叫控制二分法,指的是接受不能控制的,控制能控制的。

斯多葛哲学认为,世界理性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每个人是世界理性整体的一分子。世界理性是美好、有秩序、完整的整体,人要顺应世界理性,而不是过分追求个人私欲。

当代的躺平青年,不正是控制二分法的践行者么?

与其在激烈的内卷中折磨出一身病痛,不如停下来,躺一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生活过好。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英雄主义: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最后,引用斯多葛学派的一段话作结:

要想获得幸福与自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自己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

与君共勉。

↓免费试读《终身成长词典》前30个词条

飞白

写到你心坎里了,那就赞一个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