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和他的ldquo土油壶rdqu
6月9日11时10分,DF4D号机车回库驶入整备场,随着工长一声看车的号令,佳木斯机务段整备车间机车检查班组机车保养员杨焕民操起一个“土油壶”和班组的伙计们一同上车,他的任务是进行机车柴油机尺条和供油拉杆给油作业。
在柴油机间,他一手拿着油壶进行给油作业,一手拿着棉纱擦拭柴油机上的油污,不一会儿就干净利落地完成给油作业。记者在车间的人检班组问大伙儿,为什么放着那把造型精巧的油壶不用,而用这把用饮料瓶和自行车气门嘴做的简陋油壶呢?工长杨国军介绍说,原先用的油壶工作原理和浇花的喷水壶一样,用手捏握压把,润滑油从壶嘴喷出,结果润滑油喷得哪都是。整备调度李长青说,用原来的油壶不仅浪费油脂,还造成机车污染,擦起来费人工还费擦车布。别看这“土油壶”瞅着不起眼,伙计们都愿意用,既节支降耗,又方便干净。大伙儿开玩笑说,这可是老马的发明专利啊!
伙计们说的老马就是机车保养员马忠民,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原来在段里开蒸汽吊车,后转岗到机车保养员岗位。在给机车加注润滑油过程中,用油壶往柴油机供油尺条上注油,他看到因油壶压力大喷油量多,喷出的油很大一部分溅到柴油机机体上,不仅浪费了润滑油,还增加了擦车的劳动强度,爱琢磨事的老马决心要管住这个费油的壶嘴。
一次他到自行车修理摊修车,修车师傅用的一把自制油壶启发了他,一个随处可见的饮料瓶,瓶盖上装配一个废弃的自行车气门嘴。于是他向修车师傅要来几个旧气门嘴,回家后对旧气门嘴改造后组装起油壶来。把做好的油壶拿到班组使用,没想到伙计们都说比正规的油壶好用,从此那把造型精巧,鲜艳漂亮的油壶遭到了冷落。
有人给老马算了一笔账,自用上他自制的“土油壶”,一台车可省润滑油15到20克,日均整备客运机车20台,最多可省下克润滑油。每公斤润滑油近20元,一天就能省下近10元成本,一年下来节约近0元钱,这个壶嘴管得好。
一把自制油壶零成本,却成为节支降耗的利器,这让马忠民感到特别开心。“虽然我还有5个月就退休了,我还会做油壶给车间的伙计们用。”
(作者:本报记者周剑波本报特约记者王钊)
来源:哈尔滨铁道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