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扫地机器人那些让人吐血三升的事,你有

家庭卫生清洁是一项重复而又繁琐的工作,因此很多人都讨厌去做,这让近几年市面火热的扫地机器人就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但是很多人在使用了扫地机器人后就感到很吐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网友1:我家的扫地机器人动不动就没有电,明明电量还有15%就不扫了,就要回去充电,充完电已经是3个小时后了,又要重头扫,这反反复复什么时候才能扫完,感觉要吐血被坑啦!

网友2:老是要手动来帮忙,当初说好的自动打扫解放双手就是忽悠。

网友3:说好是拖扫一体机,当初还很高兴,以后扫地拖地都可以免了,但发现根本就是坑,拖布动不动就脏,还拖不干净,拖扫功能根本不能同时使用。

网友4:老是喜欢往边角旮旯里面钻,明明进不去偏要进去,一意孤行最后被卡住了就求助。

网友5:乱扫乱撞,没有目的地扫,完不成打扫,根本不实用。

……

扫地机器人是舶来品,最近几年在中国市场快速的发展,成果也是斐然,但中国市场有一个弊病,那就是宣传远远高于事实,很喜欢把产品的功能性过剩的宣传,导致很多消费者被误导,今天就以浦桑尼克研发人员的身份就站出来,把一些长期误导消费者的宣传解除,目的在于帮助消费者能够理性消费。

一、过剩的宣传电扫地续航时间

我们知道扫地机续航时间越长那么可以清扫的面积就会越大,而续航时间的决定权在于电池和机身的耗能,目前市面上扫地机电池容量主要保持在-毫安之间,从这个区间里面去打造不同清扫面积,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商家故意夸大时间,夸大的范围在30%-50%不等,这种宣传是对消费者的伤害。

二、误传双边刷扫地机好过单边刷的

现在网上有很多宣传,说双边刷的扫地机功能强过单边刷的,这其实是一种曲解的宣传。所谓“边刷”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那是用来清扫边角的,如墙边、家具边沿等,因为扫地机的吸口始终是处于机身的中部,所以对墙边这些地方总是鞭长莫及,这时就需要边刷来帮助把边角里面的灰尘垃圾卷出来,然后吸口就可以吸除掉。因为扫地机器人清扫时只有一边是可以靠墙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两边都装上边刷,双边刷除了启尘时有一些帮助外,还会把垃圾及打飞,清扫效率并没有增加多少,它的致命缺陷是多出来的边刷会额外的耗能,降低扫地机的续航时间。

三、误传自动清扫完全解放双手

有很多宣传说使用扫地机器人后完全可以解放双手,往往导致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产生过高的信任,但结局就是并非如此,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扫地机不可能百分百的覆盖清扫,遗留的地方还是得自己动手,可以自己用扫把扫干净,或者使用扫地机“指哪扫哪”的功能,所以请不要信言可以完全解放双手。还有一种宣传,那就是欺骗宣传,明明自己的产品不是规划式的,却偏偏包装成是规划式扫地机,因为现代市场上对扫地机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很多经销商就抓住了这一漏洞。

四、标榜扫尘、吸灰、抛光、软刮、擦地、杀菌”六位一体

很多消费者买东西都有一种“多多益善”的心理,认为有总比没有的要好,哪怕明明知道是有水分的也愿意相信,就拿扫拖一体机来说,可以做到扫地和拖地同时进行,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当然不可厚非,但是现实就是根本就不能实现。我们知道灰尘如果遇见水后就会粘在地面上,这时如果用扫把去清理发现会很难清理干净,而我们的扫地机如果同时去进行这两项功能后果会怎样呢?一边清扫一边湿拖本来就互相的矛盾,最后会把地面弄得一团糟,而且拖布也最容易弄脏,这样就要时不时花钱换拖布了。还有就是杀菌,很多扫地机器人都标榜有杀菌的功效,杀菌靠的是紫外线灯,在现实中如果要达到紫外线杀菌的效果,用一个30W的紫外线灯需要照射30分钟才能达到,而扫地机只是移动杀菌,通过一个地方不会超过5秒,试问怎么达到杀菌的效果。

总结

扫地机器人毕竟在我国起步较晚,还需要发展一定的时间,当下国家相关部门虽然加强产品质量和广告宣传监管,但是在网络上宝贝详情还是可以任意P照片,可以任意说大话,而消费者看不到也摸不着实物,容易轻信,所以还请理性消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6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