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相关设想改进优化点整
1、完整的离线版本,完全脱离APP控制,无需配网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打扫任务
目前而言,配网就是增强了扫地机器人的APP控制能力,你也可以在APP上看到打扫情况,切换扫地状态,设置一些使用禁区,或者是分区清扫、定时清扫的功能。
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的一点是,可以完全离线使用。
配网也不是必须的,只要第一次清扫的时候顺便可以完成建图,然后后续就默认全地图清扫就可以,地图就保存在本地。
我日常清扫完全可以摆脱掉APP控制,我出门的时候点一下实体按钮开始清扫,它自动清扫完归位就行。
APP控制其实是一个低频需求,没有那么多场景需要用到APP。
2、基于语音交互的配置方式
比如设置定时清扫,每天某时段清扫的这种任务全都交给语音交互,通过和扫地机器人对话的方式来实现各种配置。
我觉得这才是最自然的交互方式,它作为一个机器人,应该能够直接听懂我们在和它说些什么,然后做出本地的反馈,同样,最好是支持离线,这样也不用担心隐私的问题。
这也解决了脱离APP去控制机器人的问题。
APP只是一个可靠的稳定的解决方案,但是不是一个最优雅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案。
3、自动集尘与自动洗拖布
前者在iRobot和科沃斯的相关产品上实现了,后者有云鲸的实现。
从左到右依次是irobot、科沃斯、云鲸
但凡你用过扫地机器人就会知道倾倒尘盒和洗抹布是一件多么令人痛苦的事情。
这两个特性大大减少了扫地拖地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未来也应该会大量普及。
虽然目前国内市场是扫拖一体的机型占主流,但其实这样各司其职做好其中一项的扫拖分离方式应该是个趋势。
但是跨品牌之间的扫地机器人与拖地机器人的协作还需要统一纳入到统一的生态链中去。
4、生态链级别的联动
上面说的扫地与拖地的联动就是一个例子,更进一步的,是门窗、室内新风、空调之间的联动。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离家场景,注意到屋内没人的时候就自动开始清扫,如果打扫中途有人回来,就应该先暂停清扫过程,返回充电、集尘、洗拖布等等,免去对人的打扰。
5、越障、避障能力的提升,障碍物种类识别
家庭清扫是一个比较受限的环境,相对开放空间的无人驾驶来说,物品的种类要少很多,且大多是静物。但是,目前的避障、越障能力在大部分我测试的机型中仍然不是特别理想。
特别是家庭中常见的各类鞋子、毛巾、衣物、数据线的识别,准确率仍然不够,扫地机器人仍然很容易受困,或者是扯着数据线和衣物到处爬。
这些都是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事情。上述这些情况,甚至比漏扫和漏拖更影响体验。因为漏掉你再扫一次可能就解决了,每天定时清扫,你偶尔漏掉些地方用户感知不强,但是你回家一旦发现扫地机器人死在了路上,这才是最最难受的。
这其中涉及到障碍物的识别、避障、还有缠绕后的自主脱困能力。
可能相对上面4点,这一点可能是各大扫地机器人厂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