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扫地机器人界的形体战争
最近,电影《流浪地球》大火,亲眼见证我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里程碑,对于每一个科幻迷来说,意义都不言而喻。
然而,对于每个科幻迷来说,除了宇宙天体与各种各样的未来科技以外,多个宇宙文明之间的战争才是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科幻中的不同宇宙文明战争又包括意识形态战争、形体战争、能源战争等等,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就是“形体战争”。不过,这是一场智能扫地机器人界的形体战争。
大家所熟悉的扫地机器人都是圆的,在各种网站上搜索,也会发现95%的扫地机器人都是圆形的,但很少人知道,最早的扫地机器人,并不是圆的。
年,Hitachi日立公司在Domotechnica展会上展示了室内清洁机器人的样品HCR-00,这款机器带有陀螺仪和超声波雷达定位.
然而,日立公司的这款扫地机器人样品并没有下一步的声音,反而另一家公司却带来了世界上首台扫地机器人。
年,第一台扫地机器人诞生于瑞典伊莱克斯三叶虫专业家电制造商,该款扫地机器人采用了圆形的设计,然而因为各种不成熟的技术,一直被人诟病。
不过,众多商界大鳄看到了扫地机器人的未来,纷纷投入扫地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当中,各个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年,Dyson研发了了机器人吸尘器DC06,这台吸尘器带有70个传感器、54个电池、3个处理器、2个巨大的轮子以及1个典型的Dyson风格尘桶。有人形容”5%是吸尘器,95%是机器人”。由于太大、太笨重以及实际生产中存在巨大问题,同时售价可能高达美金,DC06并未实际发售。
年,LG发布了Roboking扫地机器人,从尺寸上看不输于DysonDC06,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方形、D型和三角形的扫地机器人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就此,第一次扫地机器人形体战争正式打响。
大而笨重的扫地机器人首先被淘汰,扫地机器人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代替人工清扫,而这些大而笨重的扫地机器人无法清理家具底部的灰尘,而且无法在家中自由行动,时不时的卡住自己后,还要人工救援。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清扫不规范,家具两行泪。三角形的扫地机器人因为随机碰撞加上经常卡住无法转向,会给家具、墙体和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很快便没人使用了。
方形的扫地机器人与三角形的有同样的诟病,就是经常无法转向,圆形的扫地机器人却没有此类问题。至此,扫地机器人开始大面积像圆形靠拢,第一次扫地机器人形体战争以圆形扫地机器人胜出而告终。
年,扫地机器人的传感器有着进一步的提升,例如科语的“星空系列”扫地机器人,已经搭载了激光与AI摄像头,它已经强大到在规划路径的同时,识别家庭中各个物体,从而做出清扫判断。
所以被卡住、无法转弯等问题基本已经不复存在,有趣的是,为了搭载激光摄像头伸缩等更高端的功能,扫地机器人的形状不再是规则的。
年,扫地机器人中异形出现了,至此,第二次扫地机器人形体战争即将再次打响,各个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即将做出不同的改变,这场战争中哪种形体能够再次称霸扫地机器人界?
可能,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452.html